找到相关内容174篇,用时4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失落的理性

    奇怪的涩槟榔现象;第三,涩槟榔现象产生的根源本质。本文在提出分析“涩槟榔现象”的基础上指出了理性思维在佛学深层次研究中的失落,认为佛教界与佛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如何对待现量的...分歧的话,那也只是具体的实践方法问题上的分歧。   面对这样的一种存在现象,佛学应当如何来研究呢?不用说,这当然也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   一般说来,佛学常用的方法不外乎演绎归纳,而实现...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0742333.html
  • 略谈法相唯识的空义

    有,事皆唯识。”西藏佛学中国一分唯识学者,只承认中观与唯识二大系,不容许有其他的第三系存在,也许是根据“内法传”而来。但真常思想是中国佛教的主流,古今大德的判教,都确定它的重要地位。如印顺导师于性...华雨集”,其他学术专著。深信:导师在冬雪里播下的种子,已遇到和暖的春天;由萌芽、成长而欣欣向荣,乃至开花结果的日子,为期不远。   印公导师的思想为何?“中观今论”自序:“在师友中,我是被看作研究三论或...

    超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5742679.html
  • 中观他空思想要论

    的新生诸分、调伏他有所摄的一切法等都是见闻法,或说法、法性、分别法、能执所执所摄诸法、决定胜义时有事无事有为法,一切偶然安立的法都无谛实,无二智慧自证自明是胜义谛法,即无为法,这是由理认证,唯独实...为何不说法空?因为是空空性,不需要自性空。从智慧本身说,他性戏论或一切能所执空,故说空性。这里分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三种,其中的遍计执是指虚空等一切无为法出现于分别的色境之有,以及义住名,乱义...

    多罗那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2746140.html
  • 浅谈法海寺曼陀罗的深刻内涵

    述,普门曼陀罗中的金刚胎藏界曼陀罗都以大日如来为中台主尊,法海寺中央藻井曼陀罗的正中央正是密宗的本尊——大日如来,所以它属于普门曼陀罗。再具体一点划分的话,中央藻井曼陀罗属于普门曼陀罗中的胎藏界...享誉中外。但是在法海寺还有一大特色鲜为人知,那就是镶嵌在大雄宝殿天花板上的三个大曼陀罗藻井231块法曼陀罗天花板。它不仅在建筑艺术上富有特色,而且还蕴藏着深刻的佛教内涵,为国内所罕见。本文仅就法海寺...

    苗天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2148651.html
  • 试论《坛经》的禅学思想

    临终咐嘱,其中后二部分最能反映各版本之间的差别,很容易看也《坛经》演变的历史中迹,所以《坛经》复杂的思想渊源、演变及流传等问题,曾一度成为佛学学术界争论的热门话题。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多年的人类哲思精神域,本文依最流行的宗宝本《坛经》作一些浅析,首先介绍六祖与《坛经》的关系,其次对“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作些探讨,然后对顿悟成佛的解脱论作一些分析,最后论述《坛经》的般若思想。使人们能...

    应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4949718.html
  • 戒、定、慧三学

    划分为有色无色(也称无色天),无色高于色界,此没有任何物质性的东西,居于此的全都是无形体的高级生物。此共分四处,分别由修习四种无色定者死后居住。四无色定的具体内容是:   空无边处定。...心性之道,这自然离不开启迪思想、培养心性、规范行为等基本内容。具体的体现,就是佛教的戒、定、慧三学。   1、戒学   要改造人的心性行为,最基本的就是要让信徒的思想行为有所依据,有所指引,让...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5652743.html
  • 佛法对心理问题的解决——讲于第五届海峡两岸心理辅导论坛

      我是首次参加心理学界的论坛,本着交流学习的态度而来。听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发言,深受启迪。我觉得,佛学心理学界有共同关心的话题,那就是如何解决心理问题。就这一点来说,佛学心理学的目标是相通,...弥漫在城市乃至乡村的躁动气息,正来自我们内在的情绪烦恼,我称之为“心灵垃圾”。环境需要保护,需要治理,我们的内心同样需要保护治理,不然就会成为堆积如山的垃圾场。在这样的心灵环境下,怎么可能感知幸福...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82454733.html
  • 论佛法的出世性——兼及佛法的道德教化功能

    穷尽,佛家称之为“轮回”或“流转”。在流转的生活中,并非毫无乐趣,众生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也能够有一些欢乐,如饮食之乐、性爱之乐等。比起地狱畜生的众生,人世间的众生可能体验了更多的快乐,因此也更为贪恋世俗生活的快乐。佛家承认人间有更为优越的生存条件,但佛家认为这并不能成为人们贪恋世间、无视世间之根本缺陷的理由。实际上,人是介于天界畜生、地狱之间的,这使人既能产生修道的欲求,也具备了修道的现实...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60658250.html
  • 冯友兰先生论中国佛学的特点发展阶段

    宇宙的心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关系。宇宙的心是“体”,宇宙间一切事物是“用”。因此华严宗用理法事法界两者关系来解释世界,认为理法(亦称:一真法界”)是“真心”是“体”,所表现出来的事事物物的事法界是用...冯友兰先生论中国佛学的特点发展阶段  许抗生  冯友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学家。一般人们都认为,冯先生是中国的儒学大师,并对老庄思想有深入的研究。在冯先生身上兼有着儒、道两家的“气象...

    许抗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30964682.html
  • 30年的3次宗教哲学之争

    上发表了《从宗教与鸦片谈起》一文。上海宗教哲学宗教学界对马克思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句名言展开了比较广泛的研究争鸣。  1981至1982年间,一些学者发表发表文章予以回应。其基本观点是:马克思...因为全国宗教学界宗教哲学的著名学者围绕着马克思的一句语录展开论争,并且耗时10年左右,这个事情本身即是中国宗教研究宗教哲学研究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标志产物。所幸的是,这场争论是在比较自由、比较...

    段德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72064916.html